2月19日,《人民日報》02版刊發報道《生産一線 新風撲面(新亮點中看變遷)》,第一部分以“實驗室用上AI,農業育種從海選到甄選”爲主題,聚焦隆平高科人工智能育種方面的探索實踐。
以下爲報道節選:
人民日報記者 韓 鑫
初春風雪送走了春節假期,各地重回繁忙的生産節奏,沖刺開門紅。實驗室裏、操作台邊、生産線上,不少企業别開生面,或改造技術,或更新設備,人工智能(AI)、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逐步發力,新的生産要素不斷彙聚,新的競争優勢加速形成。
亮點 1
實驗室用上AI
農業育種從海選到甄選
“面前有100個品種的玉米,兩兩進行基因配組,産生4950個組合,其中絕大部分不會增産。通過計算機人工智能分析,可以快速知道哪兩種雜交的後代更優質。”說起袁隆平農業高科技公司在育種技術上的新突破,生物信息與統計分析師林海豔很興奮。
這項技術,是隆平高科近來引入的智能育種體系。過去,育種産品開發周期長。産出一個優選品種,可能要配成千上萬個組合,再種到地裏反複試驗,搭上不少土地和人力成本。人工智能建模後,圖像識别可采集農作物數據,再将海量數據導入計算機進行模拟。不用種在地裏,就能預測結果。
從“海選”到“甄選”——一字之差,在實驗室裏,關系到林海豔能否在龐雜的數據流裏識别有效信息的速度,在田間地頭,更牽系着農民這茬莊稼的長勢。
“對現代農民來說,種地其實也是一場投資,不同的種植需求會産生不同的品種期望。”林海豔說,比如玉米,飼料玉米需要種子能保鮮持久,而工業玉米則要求澱粉含量高。這就倒逼我們做出更精準的人工智能育種模型。
當前,春種由南向北漸次鋪開,團隊正着眼于農作物圖像識别與分析技術,提高數據精準度,真正讓農民成爲有經驗的“投資家”。“目前,人工智能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有各種成熟的應用,但缺乏可直接應用于大規模農田生産場景的産品,需要進一步轉化。”林海豔說。
“人工智能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技術,要依托産業而存在。”在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蔡自興看來,當前我國人工智能産業化迎來新契機,一方面産業化基礎基本形成,企業數量大幅增長,産業規模逐年擴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術起點更高了,感知智能技術更成熟。
随着人工智能逐步滲透到各行各業,拓寬人工智能産業化的想象空間,加速人工智能與産業向縱深融合成爲必然趨勢。“下一步應着眼于技術進步、多領域協同應用,逐步實現人工智能的全産業鏈布局。”蔡自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