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
正在進入網站...

湘非“農”情,隆平高科助力非洲種業發展

發布時間:2019/6/21 11:42:29編輯:點擊率:

非洲與湖南緣分匪淺。湘非之間深厚的情誼離不開兩位湖南人——毛澤東和袁隆平。毛澤東作爲中非友誼的開創者,在非洲大地有着極高的聲譽,而袁隆平作爲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其研發的雜交水稻爲非洲的農業發展帶來了福音,爲非洲緩解饑餓問題做出了突出貢獻。

  

2019年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落戶湖南長沙,是信賴,也是挑戰。作爲國際性博覽會,此次盛會的舉行爲湖南聚焦了世界的目光,也爲湘非“農”情添了一把猛火。

 

農業“湘軍”助力非洲

 

農業關乎國家民生。湖南省素有“九州糧倉”的美譽,擁有源遠流長的農耕文化和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産條件,物産豐富多樣。古話說“湖廣熟天下足”,湖南省向來走在農業科研水準的前端,農産品産量和質量均保持着不俗的水準,建國70年以來從未間斷向國家提供商品糧。

 

對于非洲而言,農業也是極爲重要的産業,同時也是亟需發展的産業。“目前吉加瓦州糧食的産量較低,非常需要在湖南的幫助下發展農業。”尼日利亞吉加瓦州副州長易蔔拉欣.哈代賈曾在與湖南省經貿代表團會談時表示。尼日利亞作爲非洲第一人口大國,農業十分落後,大米等主要糧食作物尚不能自給,年均500萬噸大米消費量,進口量就多達200萬噸。

  

不隻是尼日利亞,整個非洲的農業發展都迫在眉睫。

 

2018年中非“十大合作計劃”産業促進行動中提出,中國将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實現糧食安全,同非洲一道制定并實施中非農業現代化合作規劃和行動計劃,實施50個農業援助項目,并向非洲派遣500名高級農業專家,培養青年農業科研領軍人才和農民緻富帶頭人。

 

2018雜交水稻官員研修班

 

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中非農業合作有着廣闊的合作前景和難得的發展機遇。“中國已成爲全球最大的農産品消費市場和重要的對外農業直接投資來源國,目前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這些都将爲深化農業對外合作帶來新機遇。”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近年來,非洲各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呈現良好态勢,投資需求巨大。

 

而湖南作爲農業大省,擁有衆多種植技術雄厚的農業企業,農業科研技術是湖南省的優勢所在。湖南省商務廳副廳長李心球曾表示,“湖南與非洲在農業合作方面前景廣大,可以幫助一些非洲國家解決糧食問題。”再加上國家對“一帶一路”的提倡,進一步促進了湖南與非洲國家的友好往來,爲湘企與非洲進行國際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

  

非洲有句諺語叫“若要走快,一人獨行;若要走遠,結伴同行。”2013年9月1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等有關農業專家在湖南農業産業聯盟國際合作對接會上倡議:湖南農業骨幹企業聯合起來,共同成立“湖南農業産業聯盟”。“湖南省農業産業聯盟”的成立,爲湘企共同走向非洲這一國際市場提供了資源共享平台,農業“湘軍”進入非洲并非孤軍奮戰。

 

多年以來,湘企帶着“湘軍”的磅礴氣勢出征非洲大地,成爲遠離故土的久役之士,不畏艱難,爲非洲的農業發展獻出一份力,也爲湘非之間的經貿往來搭起一座愈加堅固的橋梁。

 

隆平高科與非洲的15年

 

隆平高科總部内景——袁隆平像 劉沁攝

 

在赴非的農業“湘軍”中,有一支隊伍不得不提,那就是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名字命名的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隆平高科”)。隆平高科于1999年由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等發起設立,主營業務聚焦種業,以雜交水稻、玉米、蔬菜、小麥、谷子、食葵種業爲核心,以棉花、油菜等種業爲延伸,并且大力開展農業服務。

 

二十年來隆平高科取得了多項科研成果,是中國種業名副其實的龍頭企業,2018年更是跻身全球種業企業前八強。

 

2005利比裏亞 境外培訓

 

以2005年援利比裏亞第一期農業技術合作項目爲開端,隆平高科在非洲多個國家進行對外援助技術合作長達15年。15年來,隆平高科秉承着“推動種業進步,造福世界人民”的使命,通過技術援助項目和援外技術培訓班的形式,在非洲多個國家進行種業科研和技術教授,據統計,目前隆平高科已培訓了非洲官員和農業技術人員約3600人,涉及近50個國家。

 

“我一直有兩個夢想,一是‘禾下乘涼夢’,二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這是袁隆平院士的夢想,也是所有隆平高科人的夢想。

 

作爲一家企業,隆平高科不隻着眼于市場的開拓,追求經濟上的效益,對社會和國家負責更是它不懈的追求。在隆平高科的企業文化中,“造福”和“奉獻”是被提及得最多的字眼。

 

2018年糧食安全部長級研讨班大合影

 

6月17日,袁隆平院士強調:“‘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包括非洲國家在内的世界許多國家的積極響應,中國參與到非洲農業發展中,将有利于幫助更多非洲國家實現自身的糧食安全。”隆平高科在非洲進行技術援助,既看重農作物的産量,更看重糧食的安全性。糧食安全,簡單來說就是将農作物“本地化”,促進非洲糧食的可持續發展。

 

袁隆平院士在《非常稻》一書的序言中寫道:“‘道可道,無恒道’,每種雜交水稻都要紮根于它獨特的生存環境,沒有一成不變永不言敗的水稻種子,必須不斷創新、通變求新來适應環境,‘稻’永遠在變化中。”根據非洲特有的生長環境研究出屬于本土的水稻,才能真正解決非洲的糧食問題。

  

談及糧食安全,隆平高科項目辦高級經理馮霞輝表示,實現糧食安全,不僅要“糧食本地化”,更要“人才本地化”。中國老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15年來,隆平高科已經幫助非洲多個國家建立和激活農業管理體系,積極改良當地品種,适當引進新品種,全面提升種子質量。并且參與成立綠色非洲農業發展研究中心,爲非洲農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爲企業赴非洲投資提供平台支撐,服務于非洲國家政府、中國政府、國際機構、在非投資企業等。

  

在推動非洲國家農業可持續健康發展、促進中非農業合作方面,隆平高科交出了一份滿分答卷,是農業“湘軍”中的赫赫功臣。

 

“民間外交官”在非洲

 

然而這15年,隆平高科在非洲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成就的背後是隆平人15年在非洲揮灑下的汗水。每一位隆平人憑借堅定的信念“闖”出了隆平高科的成績,“闖”出了這一片屬于湘非的農業天地。

 

隆平高科專家在贊比亞考察農田

 

“引水方知開源不易”,最初隆平高科的援外團隊進入非洲這片陌生的大陸時,難以避免的會“水土不服”,這裏所說的“不服”是多方面的。

 

援外團隊首先要面對的是非洲的熱帶疾病,非洲氣候高溫濕潤,野生動物衆多,極易繁衍細菌等微生物,再加上當地醫療水平普遍落後,患上疾病的人無法得到及時而高水準的醫療救治,導緻疾病橫行。曾經一位年過五旬的沈陽籍監理在農業項目基地建設的時候感染了瘧疾,不幸過世,令所有隆平人痛心不已。自此隆平高科格外關注援外人員的身體健康,一旦出現感染疾病的情況,必然會竭盡全力進行救治。援外人員的生命健康高于一切。

  

再則外援團隊需要面對的是文化差異帶來的各種不适應。中非之間的語言、生活習慣迥異,援非團隊在進入非洲開展工作伊始,需要适應當地的一切差異,除去氣候環境帶來的影響,如何與當地人交流,如何融入當地的生活成爲了順利開展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少援外專家回國後,都能說上一口流利的當地話。”馮霞輝打趣道。

  

作爲隆平高科援外項目的主要負責人,馮霞輝常年往返于湘非兩地,最是了解援外的工作情況,也是與援外工作人員接觸得最多的人。在她的印象中,這些赴非的工作夥伴帶給了她太多的感動和震撼。

 

馮霞輝(右二)與塞内加爾波多省省長(左二)進行溝通

 

援外團隊往往需要長期駐紮在非洲本土,科研工作更是需要日複一日地蹲守在那一畝畝田野之中,觀察農作物的絲毫變化。對于援外人員而言,艱苦是必然的。最令人煎熬的,是與最親密的家人分隔兩地。每一次赴非,就是一次與家人的小别離。即便現代社會通訊發達,在非洲他們也無法做到随時随地與家人通話、視頻會面。

 

小家是港灣,家人如清風,是遠赴非洲的隆平人信念的來源。張元平老師是援塞内加爾農業技術合作項目的專家,長期在非工作使得他無法親自照料年過九旬的老母親。去年12月,張元平老師的母親身體抱恙,他提出想請假回國陪伴母親一段時間,作爲管理組負責人,馮霞輝很是支持。反倒是張元平的老母親和妻子有着不同的看法,老母親說,她身體還硬朗得很,不用讓兒子擔心,張元平的妻子也表示“應該讓他安心工作,母親有我照顧,不必擔心。”就這樣,在母親和妻子的堅持下,他推遲了回國的時間,堅守在了工作崗位上。

 

今年元月,張元平的母親不幸與世長辭,而遠在塞内加爾的兒子沒來得及見母親最後一面。

 

對于一直以來辛苦持家的援外專家家屬,隆平高科常常以各種方式傳遞慰問和關心,“家屬們反倒安慰起我來,‘沒事,這都是我們做家屬的應該做的’。”每每談及家人的支持,馮霞輝總是深深感動,“正是因爲背後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隆平人才能在非洲專注工作,隆平高科才能取得現在的成績。”

 

談及對非洲的印象,馮霞輝也有一番自己的感悟。“沒來非洲怕非洲,來了非洲愛非洲,離開非洲想非洲。”非洲這片土地真誠而熱烈,“曾經一位當地人給我們中國代表團送來了滿滿一筐黃瓜,感謝我們教會了他種植黃瓜,還用售賣黃瓜的錢供孩子上了學。”這讓馮霞輝愈加堅定了對援外工作的信心。“這些年隆平人所做的工作是有意義的,切實地改善了非洲人的生活。

  

“國之交在民相親”,駐非的隆平高科人自稱爲“民間外交官”。他們秉承着革命年代“不拿群衆一針一線”的宗旨,面對困難和問題,盡量不給當地政府和民衆添麻煩。非洲的生活不比國内,沒有娛樂消遣,“外交官”們就常常走到農田裏和水稻蔬菜們說話,解解悶。

 

“我曾經問過一名駐非的年輕翻譯,年紀輕輕的爲什麽要主動到非洲來,不覺得苦嗎?”馮霞輝回憶起往事,眼睛裏閃耀着柔情的光芒。“他回答道,也許這裏的條件跟國内比差了很多,可是在當地,算得上是最優越的。”

 

“既來之則安之”,則幹之!這種處逆境而奮發樂觀心态,是15年來隆平高科在非洲穩打穩紮的秘訣。

 

對于隆平高科來說,2019年注定不同凡響——既是中非經貿博覽會的元年,又是隆平高科成立的20周年。20年的砥砺前行,屬于每一位隆平人,也屬于整個湖南種業。眺望遠方,隆平高科以及湖南将借中非經貿博覽會這股東風,乘風破浪,與非共赢。

關注我們